关注微信公众号

产教融合公众号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分析报告(第四十六期)

发布时间:2024-09-27文章来源:网络媒体


前言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先导产业。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全面实现现代化新阶段的背景下,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实现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打造中国制造“升级版”的重要抓手。

为推动新形势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2018 年中国工程院启动了“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研究(2035)”咨询项目,确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绿色低碳产业、数字创意产业 6 个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方向。

本报告主要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股权投融资及A股战新上市企业进行多维度数据统计,数据来源为CVSource及公开市场。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概况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数量及规模变化

2024年8月,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市场共计发生317笔交易,交易总额达243.23亿元,交易规模同比增加26.68%,环比减少6.37%。本月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投资交易规模略低于上月。

图片

2024年8月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市场融资规模TOP10

图片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地区投资活跃度

2024年8月,战略新兴领域投资较为活跃的地区为江苏、广东和浙江等地,其中江苏地区交易量为58起,为最活跃地区,共计有5个省(市)交易量在30起以上。山东、四川和安徽等三省相对其他地区(上述5地除外)表现活跃,本期发生多起交易,三省交易规模总额为22.49亿元。

2024年8月新兴产业投资地区分布

图片

 ①投资规模统计为已公开披露的数据,对于未公开披露的投资规模,本处不做估计处理。

二、A股上市战新企业多维度数据统计

(一)战新上市企业数量及融资规模

1.2024年8月A股战新企业IPO数量及占比情况

2024年8月,共计9家企业在京沪深三地上市,其中京A上市2家,沪A(除科创板,下同)上市2家,科创板上市1家,深A(除创业板,下同)上市0家,创业板上市4家,五个市场对应新增战新上市企业分别为2家、2家、1家、0家、4家。

2024年8月A股战新企业上市数量及占比情况

图片

2024年8月,A股整体IPO数量远高于上月,同比下降72.73%,环比上升50%;本月共计9家战新企业A股上市,同比减少67.86%,环比增加80.00%。

图片
图片

截至2024年8月底,A股共计2774家战新企业,占整体市场的51.82%,该数值在前两月分别为51.70%、51.74%。战新企业结构占比不断升高,可见国内资本市场愈发拥抱科技创新等新兴产业属性企业,政策的引导作用日益凸显。

图片

我国的注册制从打造支持科技创新的特色板块开局,在定位上,科创板突出“硬科技”特色,主要服务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板改革后,适应发展更多依靠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定位于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两个板块改革落地以来,上市资源充足,流动性明显超过其他板块,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的能力大幅提升。

2.2024年8月A股战新企业IPO规模及占比情况

2024年8月,9家战新上市企业共计募资52.99亿元,占该市场整体募资水平的100%,其中,创业板以24.65亿元的募资总额领先其他交易板块。本月,创业板企业募资规模呈现大幅度增加。

2024年9月A股战新企业IPO规模及占比情况

图片

2024年8月,A股整体IPO市场增长速度远高于上月,战新企业募集规模较上月呈现大幅度上升,因本月IPO市场存在大额募资规模的企业上市,导致本月战新企业IPO募资规模环比增加34.75%,同比减少90.45%。

图片
图片

3.2024年8月A股战新企业IPO单笔规模及同市场比较

2024年8月,战新企业IPO单笔募资规模为5.89亿元,其中,北交所、创业板、科创板和上交所主板战新企业IPO单笔募资分别为1.08亿元,6.16亿元,6.17亿元和10.00亿元。本月,北交所、科创板和上交所主板的战新企业的单笔募资规模高于上月,创业板块则低于上月。

2024年8月A股战新企业IPO单笔规模及同市场比较

图片
图片

4.2024年8月A股战新企业募资TOP3

2024年8月,A股战新企业募资TOP3中,位于榜首的是一家上交所主板企业,本月上榜规模底线为6.17亿元,较上月的8.00亿元减少22.82%,最高募资15.01亿元,高于上月最高募资规模约5.91亿元。

本月,A股上市战新企业中,浙江巍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融资规模最高,2024年8月14日,浙江巍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巍华新材”,股票代码为:“603310”)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开发行新股8634万股,发行价格17.39元/股,新股募集资金15.01亿元。

巍华新材一直专注于含氟精细化学品领域,含氟精细化学品属于氟化工产业链附加值最高的产品,广泛应用于新型涂料溶剂、低毒高效农药、医药关键中间体等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2023年,巍华新材实现营业收入148,593.18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8,983.71万元。

2024年8月1日,深圳市博实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博实结”,股票代码“301608”)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博实结本次发行价格为44.50元/股,发行数量为2,225.2700万股,募集资金人民币99,024.52万元。

博实结成立于2009年6月,是专业从事物联网智能化硬件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通信、定位、AI等技术应用为核心,基于自研无线通信模组,为物联网众多应用场景提供智能终端产品及配套解决方案,公司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智能交通、智慧出行和智能支付硬件三大领域。2021年至2023年,博实结营收分别为13.36亿元、12.1亿元、11.22 亿元;净利分别为1.94 亿元、1.58亿元、1.74亿元。2024年上半年,博实结预计营业收入将达到6.1亿至6.5亿,同比增长6.01%到12.96%。同期,扣非净利润预计在9,000万到9,600万之间,同比增长9.18%到16.46%。

2024年8月A股战新企业募资TOP3

图片

(二)战新上市企业地区分布

从IPO数量来看,2024年8月,浙江和广东战新企业上市最多,各2家,广东2家,江苏、北京、上海、安徽和四川战新企业上市皆1家。

图片

本月,浙江战新企业表现最为突出。近年来,浙江省始终坚持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核心。一方面狠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另一方面,看准机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2024年1-7月,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5%、7.5%、7.3%;上半年人工智能产业增加值增长6.4%。

(三)战新上市企业领域分布

1.2024年8月A股战新上市企业分布领域

2024年8月,9家A股战新上市企业按照数量口径统计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为上市企业数量最多的领域,有5家,占比高达56%。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代表案例有博实结、龙图光罩和珂玛科技等。

图片

2024年8月,9家A股战新上市企业按照融资规模口径统计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领域,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最吸金,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融资规模占比为53%。

图片

2.2024年8月科创板及创业板战新上市企业分布领域

2024年4月30日,上交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2024年4月修订)》的通知(下称《暂行规定》),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和推荐,应当基于《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和本规定中的科创属性要求,把握发行人是否符合科创板定位。基本明确了把握科创板定位的重点和方式。《暂行规定》还细化了科创板服务的行业范围。申报科创板发行上市的发行人,应当属于七大行业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高端装备领域、新材料领域、新能源领域、节能环保领域、生物医药领域和符合科创板定位的其他领域,每一个行业领域均明确了产业,例如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主要包括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电子信息、下一代信息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软件、互联网、物联网和智能硬件等。《暂行规定》增加第四条规定明确,保荐机构应当顺应国家战略和产业政策导向,立足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准确把握科创板定位,推荐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科研成果转化运用能力突出,行业地位突出或者市场认可度高,具有较强成长性的“硬科技”企业申报科创板。

2024年4月30日,深交所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2024年修订)》(简称《推荐暂行规定》),明确创业板注册制定位。根据《暂推荐暂行规定》第二条规定,创业板定位于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发展更多依靠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并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第五条规定,属于中国证监会公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中下列行业的企业,原则上不支持其申报在创业板发行上市,但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自动化、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企业除外:(一)农林牧渔业;(二)采矿业;(三)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四)纺织业;(五)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七)建筑业;(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九)住宿和餐饮业;(十)金融业;(十一)房地产业;(十二)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第六条,本规定第五条第一款所列行业中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自动化、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企业,支持其申报在创业板发行上市。

图片

上图数据显示①,2024年8月,高端装备领域全部选择创业板上市,而新一代信息技术选择创业板和科创板上市。

2024年8月,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A股上市企业中,科创板企业数量是1家,占同期A股上市战新企业数量②的比例是20%;科创板战新企业募资规模是6.17亿元,占同期A股上市战新企业募资规模③的比例是22%。本月仅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选择科创板上市。

2024年8月科创板战略新兴领域上市企业数量、规模分布及占比

图片

2024年8月,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领域A股上市企业中,创业板企业数量对应分别是3家、1家,占同期A股上市战新企业数量④的比例依次是60%、100%;创业板战新企业募资规模对应分别是20.90亿元、3.75亿元,占同期A股上市战新企业募资规模⑤的比例依次是75%、100%。

2024年8月创业板战略新兴领域上市企业数量、规模分布及占比

图片

①为比较科创板及创业板在政策定位下对不同领域企业的吸引程度,本处各领域新增A 股战新企业的统计口径仅为本月在科创板及创业板上市的战新企业数量,不含其他板块。

②本处统计口径为本月在A 股全部板块上市的战新企业数量,请读者注意。

③本处统计口径为本月在A 股全部板块上市的战新企业IPO总规模,请读者注意。

④本处统计口径为本月在A 股全部板块上市的战新企业数量,请读者注意。

⑤本处统计口径为本月在A 股全部板块上市的战新企业IPO总规模,请读者注意。

三、A股上市战新企业账面退出统计

(一)2024年8月A股战新上市企业退出股权价值及退出回报

2024年8月,9家A股战新上市企业中共计8家受到VC/PE支持,VC/PE渗透率为88.89%,总退出股权价21亿元,平均退出回报率为52.35%,回报率水平高于上月,本月新材料战新领域的退出回报均值远高于上月。

图片
图片

(二)2024年8月战略新兴领域上市企业退出股权价值及退出回报分布情况

2024年8月,新增9家A股战新上市企业中共计8家背后有VC/PE机构支持,本月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战略新兴领域受到资本支持,支持率(VC/PE渗透率)集中于100%。

退出回报方面,新材料领域项目退出回报为本期IPO退出回报最高的领域,退出回报率为188%。此外,本期战略新兴领域IPO项目退出回报远高于上月,而这与本期新材料领域退出回报远高于上月有一定的关联。

2024年7月及2024年8月各领域战新上市企业退出数据一览

图片

(三)2024年8月VC/PE机构退出战新企业次数

1.2024年8月VC/PE机构退出战新企业次数统计

2024年8月,共计54家VC/PE机构退出9家战新上市企业,退出次数总计67次(含同一机构下多个投资主体退出情况),正海资本、瑞鹏明德等退出次数较多。

图片

2.2024年8月A股战略新兴领域IPO战绩——以正海资本为例

2024年8月,54家VC/PE机构迎来战略新兴领域企业A股上市,其中,正海资本表现较为亮眼,涉及正海资本旗下的基金无锡正海缘宇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无锡求圆正海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本期正海资本迎来的1家IPO上市,为珂玛科技。

2024年8月16日,苏州珂玛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珂玛科技)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301611,至此,苏州A股上市公司数量为218家。珂玛科技IPO发行价为8元/股,募资总额6亿元,保荐人及主承销商为中信证券。截至当天收盘,股价上涨368.25%,总市值为163亿元。

珂玛科技成立于2009年,主要从事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以及泛半导体设备表面处理服务(精密清洗、阳极氧化和熔射),拥有由氧化铝、氧化锆、氮化铝、碳化硅、氧化钇和氧化钛6大类材料组成的先进陶瓷基础材料体系,是国内半导体设备用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的头部企业。2021-2023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4,501.58万元、46,246.94万元和48,044.96万元,过去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8.01%;净利润分别为6,708.88万元、9,323.62万元和8,186.07万元,过去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46%。2021年沃衍资本投资珂玛科技,截至目前沃衍资本也成为除产业投资外本轮最大的财务投资人。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兴起五策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中之重”。近5年,仅中央企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投资增速就超过20%。2023年上半年,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超过40%,在全部投资中的占比超过1/4。

虽然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也需要高度重视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如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问题有待破解,产业集群式发展基础仍显薄弱,高端人才面临结构性短缺,国际化发展能力有待增强等。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前沿性科学谋划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资本投入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在石油化工、矿产资源、能源交通等传统产业的布局较多,对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较少。考虑到很多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处于产业化初期,且其培育壮大一定程度依赖传统优势产业支撑,需要场景、技术、资金、政策等多方面支持,国有企业在这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可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相互赋能。国有企业需要做好统筹平衡,处理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科学合理谋划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资本投入。

2.落实好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政策,旨在更好地发挥企业在决策、投入、组织、转化等方面的主体主导作用。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迫切需要把国家关于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的一系列政策落地落实,加强自主研发能力,形成“决策、投入、组织、研发、转化”的能力体系,当好“出题人”“阅卷人”“答题人”,明确科技型骨干企业参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决策的常态化机制,鼓励和支持企业根据国家战略需要,牵头组织相关重大科技攻关等。

3.打造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原创技术策源地

原创技术策源地的形成涵盖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以及试验发展与应用推广四个创新阶段。原创技术研究起源于长期的、扎实的基础研究,最终需要走向产业化、市场化。推进国有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要把准战略方向,超前布局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在集聚创新要素、深化创新协同、促进成果转化、优化创新生态上下功夫,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

4.借助创新联合体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协同推进。通过创新联合体,将不同创新主体及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形成有机协同的创新结构。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龙头企业是创新的核心主体,需要加强与其他主体的合作,从而发挥出“(N+1)>N”的协同创新效应,包括创新主体协同、创新要素协同、创新行为协同等,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全链条融合发展,打造一批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5.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

任何新兴产业的成长壮大都是整个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各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实际上已经演化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竞争。国有企业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不能简单地在投资、研发等方面发力,更需要重视培育适宜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以此支撑新兴技术、新兴商业模式和新兴企业的成长与变革,进而实现新兴产业的繁荣发展。


作者:吴思剑

    总行投资银行部